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业务动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ICU成功救治两名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近日,两名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先后入住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中西医结合感染科。入院后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持续无尿,肌酐高达700umolL和900umolL,遂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

    重症医学科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诊疗方案,在常规抗病毒、体液管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根据病情给予两名患者持续血液净化治疗两次、三次。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很快得到缓解,肾功能逐渐恢复,目前皆已康复出院。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传染源:

    主要是齿类动物如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其他动物包括猫、猪、狗、家兔等。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4、母婴传播

    5、虫媒传播


    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而重型患者则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互相重叠。

    1、发热期

    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发热常在39℃-40℃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数为3-7天。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头痛为脑血管扩张充血所致。腰痛与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有关。眼眶痛是眼周围组织水肿所引起。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4-6病日。多数患者发热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热退后发生。本期持续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6天以上,一般为1-3天。其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有关。

    3、少尿期

    常伴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亦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或由发热期直接进入此期。一般以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少尿期一般发生于5-8病日。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10来天,一般为2-5天。少尿期的主要表现是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常有顽固性呃逆并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嗜睡甚至昏迷、抽搐。此期可造成严重肾衰竭,部分患者出现永久性肾损害,病情严重者需行CRRT等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4、多尿期

    此期为新生的肾小管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此外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高渗性利尿作用,使尿量明显增加。多数患者少尿期后进入此期。多尿期一般出现在9-14病日。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数月。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亦可发生低钠,低钾症状。

    5、恢复期

    经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为2000ml以下,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


    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浓缩,异型淋巴细胞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尿蛋白大量出现等均有助于诊断。血清,白细胞和尿沉渣细胞中检出EHF病毒抗原和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或间隔一周以上血清IgM抗体4倍上升可以确诊。


    预后:

    本病预后与病情轻重、治疗迟早及措施是否正确相关。近年来通过早期诊断和血液净化等治疗措施改进,病死率已由10%降为3%-5%。


    治疗:

    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为本病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重症患者在少尿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需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预防:

    1、疫情监测

    2、防鼠灭鼠

    3、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4、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