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人大专项评议】“第一村医”刘小超的半年工作日记

  半年时间转瞬即逝,“第一村医”派驻期即将结束,这段时间必将成为自己美好的回忆。

  2019年4月28日是全市第四批“第一村医”派驻到位的日子。在此之前,我对自己的派驻村和覆盖村的地理位置进行了了解,三个村地处偏远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要想顺利开展工作,最好是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因此报道第一天,我就把我的摩托车骑到了村里,有了它,希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入村工作后发现果然不出所料,东井村2900多人口,分散在三座山头上,村里的路既狭窄又颠簸,越往高走越不能通车,甚至很多路摩托车都走不了,只能步行。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这么大的村,何时才能走完呢?其他两个村也是一样,在西崖头村,我和村医都骑着摩托车走访,很多路只能容一辆车通过,旁边就是很深的沟或另一家的屋顶。时间长了,村民们都称我是穿着蓝马甲的“摩托侠”。


  刚入村工作,人生地不熟,如何让老百姓快速的认识自己迫在眉睫,在常规走访的基础上,我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充分利用五一假期开展活动,比如举行健康讲座、与返乡第一村医联合走访及义诊、与村委合作进行宣传等;二是加入村、卫生院微信群,在微信群中进行宣传互动以及健康讲课,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线下讲座针对的主要是长期在村里居住的老年人,微信线上讲课针对的主要是不常在村的年轻人。给年轻人讲课比给老年人讲课更重要,因为村里人普遍缺乏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并越来越年轻化。疾病重在预防,给年轻人普及健康知识及疾病预防知识,既可以直接让年轻人收益,也能间接让老年人得到年轻人的转达及监督,提高老年人的依从性。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加上集体的力量那就足够强大了。第一村医工作期间,医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不仅有院领导的慰问并带来医院的物资援助,还有同事们积极参与的“人人争做第一村医”活动,为老百姓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


  为老百姓看病是第一村医的本职工作,看好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医专业医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是尤为重要的。为此,我把去每个村的时间固定下来,以方便村民就诊。针对村里人常见的腰腿痛、胃肠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中药针灸结合,内服外治结合,解决了不少难题。时间一长,在村里的知名度就提高了,来就诊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东井村的王姓老人,81岁,腹痛、腹泻40多年,曾多方治疗效果差,伴四肢酸痛,手足发热,怕冷明显,恶心、反酸,口干,舌淡红脉弦,有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史多年,且因一个人居住在东井村的山顶上,拄拐而行,出村看病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接诊后予小建中汤加味,一方不过几块钱,患者一直在村卫生室取药,间断服药1个月,足不出村,40多年的腹痛、腹泻明显缓解,基本恢复正常。我说:“您这个病还要继续巩固治疗,要服药3个月,因为病的太久了。”老人说:“没吃药之前是整天疼的受不了,难受极了,现在肚子基本不痛了,别说3个月,就是吃半年好了也值。”牛大叔,52岁,反复腹泻20余年。每日7-8次,曾服中西药无数,开始有点效果,逐渐无效。平素饮食已很注意,不敢吃凉。有肛门下坠感。并无明显怕冷怕热。舌脉无明显异常。我以乌梅丸、补中益气汤加味,间断服药1个月,大便基本正常,肛门下坠感消失,渐渐食欲增大,无特殊不适。大叔说,经过1个月的治疗,比以往吃的药效果都强。患者虽然病情缓解,但病史长,仍需要继续巩固治疗,预防复发,嘱咐他一定要继续减量服用中药,并自购中成药乌梅丸继续巩固治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能够提升基层的医疗水平,将会惠及更多的当地老百姓。我作为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王三虎经方抗癌工作室的秘书,向单位提出申请,医院领导和王三虎教授高度重视第一村医工作,无条件同意黑旺卫生院及所辖村中医医生到工作室跟诊学习,并长期有效,让基层中医医生零成本就能跟随国内顶级中医专家学习。


  突出工作重点,追访慢性病人群。重点人群走访摸底基本完成后,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把工作做深入、做细致,是所有第一村医都在思考的问题。联合义诊、多学科会诊、卫生室空白村活动等形式丰富多彩。经过走访摸底后,我发现有一部分慢性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或控制差,但是通过常规走访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很差的,往往病情复杂,且需要持续关注。因此,我和第一村医贾斌联合,形成中西医结合优势,在常规走访的基础上,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联合会诊,并持续追访,每周至少上门一次,调整用药,指导饮食,观察病情变化,直至病情稳定或恢复健康。


  多次开展的第一村医联合义诊活动,集合团队的力量,组成强大的医疗团队,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和一位患者道别:


  不知不觉中,半年时间已经过去,回首过去的六个月,既充实又快乐,充实的是真正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痛苦,快乐的是收获了老百姓的支持和赞许。很多老百姓知道派驻期快要结束了,都有些不舍,问以后怎么找我看病。去和一位残疾的村民道别时,他的眼里闪着泪花,这半年中,除了他的家人,他见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我了。我也忽然变得伤感,为老百姓解决病痛,我感受到最多的是成就感和老百姓的称赞,然而面对这个年轻人我忽然感觉到了伤感,对他我并没有做到太多,治疗略有起色,恢复遥遥无期,他能如此的信任我,甚至让我一时感到,这半年的奔波即使为了这样一个人也值了。我真心希望能在他身上看到奇迹发生,愿生病的人们远离病痛,愿受难的家庭不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