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战“疫”】我是95后,面对疫情不退缩

  我叫张丽莹,是一名95后感染科护士。自2017年8月到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两年半了,2020年的春节注定与往年不同寻常,全国各地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绷紧了心弦,忙碌又紧张的气氛在领导的慰问和父母及家人们的关心下温暖了许多。

  年初五的夜班,工作群里发来了报名去应急感染病区支援工作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向护士长提出了申请:“我年轻、精力好,没有孩子没有负担,而且我既有重症医学科又有感染科工作经验,最适合应急感染病区,请护士长相信我,一定安全完成任务。”主动请缨去一线工作,这个念头在年前就已经烙在我的心底,那会儿特别想去湖北一线,由于自己工作年限太短而没有成行,心中的遗憾让我甚至希望自己早出生几年该多好啊。


  下夜班后,我们把精力投入到了穿脱防护服的培训中,同事们互帮互助,相互监督,经过紧张的培训考核,我们迅速充实到应急感染病区。刚开始,说不紧张也不可能,有工作经验的老师们耐心指导大家穿脱防护服流程,逐渐地我也能熟练做好这些工作了。病房里的工作看起来和平时区别不大,但是当真正干的时候,才知道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都做不到感同身受。身穿防护服,双层甚至有时会三层乳胶手套保护的手,让我们平日里最简单不过的静脉采血和留置针穿刺都加大了难度,记得有一次给一位80多岁的奶奶打留置针,奶奶年纪大了,交流不是很方便,而且平时为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打留置针也会稍微有一点担心,那天我一针便穿刺成功,奶奶对我表达了感谢,这是进应急病房的第一次,让我更加有信心能胜任这份工作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特殊的夜班,收了一个危重病人需要上特护,晚上接班之后在病区待了五个多小时,翻身、拍背、qh出入量、特护记录等,护目镜上面的雾气越来越多,最后形成水珠留下来,身上也感觉出了好多汗,甚至感觉有一点缺氧,外面的同事说再坚持一会儿,马上就进来换班,我说:“我可以的,没事。”心中默默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早上出病区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拥抱床的那一刻满满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了很多,也让自己的这份经历铭记在心,像件无价之宝,回味起来既有欢笑又有泪水,很感谢背后默默支持我的家人,得知我要进入应急感染病区时,父亲在微信里说:“切记任劳任怨,不说不负责任的话。”让我感受深刻,下决心好好工作,不辜负爸妈的期望,领导的信任。

勇担使命,坚守岗位,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场没有销烟的战场上,我作为一名95后也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贡献,我相信我们终会赢得这场战“疫”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