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勇士。
疫情来势汹汹,她坚守一线月余,身披铠甲,心怀温柔,与病魔肉搏,换机遇重生。
她是勇士。
用并不伟岸的肩膀挑起重担,悉心照顾,日夜轮转,治愈患者一批又一批,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阻击战。
她是勇士。
26年在传染病救治一线,默默坚守,爱心奉献,切断无数的传染源,将我们一次又一次保护在身后,那样的功劳却很少有人看见。
她是淄博市传染病医院感染四科主任兼应急感染病区主任高庆娥。她是勇士,名副其实。
勇士荣耀
坚守一线35天火线入党
3月2日,来自淄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10名医护人员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这也是淄博市卫生健康委批准接收的首批火线入党人员。淄博市传染病医院高庆娥和她的4名同事在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对着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我工作、学习为之奋斗的目标。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作为定点收治科室的主任,我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对全员进行强化培训和实战演练,同时做好专用药品、防护用品、应急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今天面对鲜红的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此刻对我而言是幸福的、骄傲的、自豪的,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庆娥说。
当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无比的荣耀。
勇士无畏
救治一线四天四夜连续奋战
“那四天四夜没有时空的连轴转,全身心扑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一定尽最大能力治疗患者,不能出错!”高庆娥说。
1月16日 ,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以来,为做好我市突发病例的救治准备工作,淄博市传染病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高庆娥所在感染四科作为定点收治科室。
根据工作预案,他们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及首诊医师负责制,做好负压病房准备,进一步规划二通道三区,提前做好应急救治人员梯队配备、技术培训以及防护物资、救治药品的准备,使技术培训与防护演练同步进行,全时空应对疫情。
正月初一,第一位确诊新冠患者送来了。“他晚上11点入院,下完所有的医嘱已经凌晨3点。随后,患者休息了,而我们又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患者什么时候会来,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高庆娥说。初二晚上20:06,迎来了第二个病人,又奋战了一夜,此时已近48小时了,没有正常的饭点,全程无休。“实在累极了,就只能蜷缩在隔壁休息室打个盹。”
1月27日,首例患者体温出现了波动,体温39.5度,对于本来就压力很大的高庆娥和同事们无异于雪上加霜。经与多方沟通及阅片后,对治疗方案作出了适当调整。1月28日下午接到通知,要送来3个病人,他们又再次忙碌起来......“那段时间我不知道是白天还是晚上,眼里只有病人,生怕哪一点想不到造成失误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心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怎么把诊疗流程和方案优化再优化。”高庆娥在强大的精神压力和劳动强度下,连续工作了四天四夜,最后医院让她离开岗位休整。
在简单休整后,她又回到了隔离病区。“从年前接到通知来医院,到现在还没回过一次家。”一直到现在,高庆娥仍然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隔离病区,作为患者的健康卫士,竭尽全力为他们保驾护航。
勇士无名
传染病战线坚持作战26年
199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高庆娥来到淄博市传染病医院,一直工作至今,身为感染科医生,和传染病打交道已经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肝病、麻疹、水痘、猩红热等让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在高庆娥眼里并没有那么可怕。
“这些传染病,只要知道了传染源,切断他们的传染途径,就可以被控制。”每年被她治愈或控制的传染病患者已有很多很多。高庆娥坦言,接诊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时,26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没什么好怕的,她说有的只是满心的责任和担当。但接二连三有家庭聚集性患者接诊后,高庆娥真正开始担心了:“这个病毒传染性太强,我们越了解,离它越近,就越危险。”每次做鼻咽拭子取样,高庆娥都会亲自做,“我的危险大一分,他们的危险就小一分。”她说,保护好年轻医护也是她的职责所在。“他们最小的如我女儿般大,脱下这身防护服,也就是个孩子。”
说这话的高庆娥不曾预知,当她看到第一位出院患者送来的感谢信时,她放肆得开怀,笑得也像个孩子。
“医务工作很辛苦,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一个一个病房的进去,询问病情、测体温、血压、打点滴、送三餐、帮忙打扫卫生,下班以后还要回到和我们病人一样的小单间,有家不能回,儿女不能陪,父母不能顾,爱人不能见……他们也是凡人,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配合治疗加快康复呢?”高庆娥说,她为患者康复出院感到由衷的开心,听到这些暖心的话语,再多辛苦都值了。
如果不是这一场疫情,高庆娥依然会在传染病救治一线默默无闻的工作,二十几年如一日,奋战在我们大多数人看不见的地方,早已用青春和汗水竖起一座熠熠生辉的人生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