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中医师承跟师抄方学习心得 学有所成 学有所长 学有所用-中医科张倩

2024年3月开始,国家级名老中医孙桂芝教授学术继承人王逊教授每月1次莅临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孙桂芝名老中医工作室坐诊,作为学术传承工作室的主要继承人,我有幸跟诊王逊教授学习已1年有余,无论中医临床专业技能水平、中医辨证施治思路,还是开方用药法则、医患沟通技巧都使我受益匪浅,门诊人次和受益患者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以下是跟名师学习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

跟师抄方是中医传承的捷径

师承跟师临诊,俗称“抄方”,是年轻中医师成长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中医人才培养及学术传承的经典模式之一。

孙桂芝名老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细致入微的临证思考和反复的疗效观察,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如在审证上,有重视望诊而善于见微知著者,有详于脉诊而做到洞晓五脏者;在用药上,有方小量薄讲究轻可去实者,有方大量宏推崇重剂起沉疴者。这些都是孙师临证多年智慧的结晶。若想领悟其中之奥妙所在,非侍诊左右、耳濡目染不能体会。通过跟师临诊,直接观察老师的临证思路与用药规律,可以最直观、最便捷地体悟和掌握其临床经验与学术特点。所以,在跟师过程中通过亲身观摩、口传心授、直觉领悟等途径来继承老师的中医药经验,是年轻中医师成才的捷径和必要环节。王逊教授每月前来我院出诊,我均会排除一切困难前往学习。老师每开出一张处方,我便如获至宝,认真整理,记录在案,多方面研究斟酌,从中学习掌握老中医的学术精华,通过跟诊真正学到了名师辨证施治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传承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发扬中医治疗特色 了解中药的价值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医文化传承几千年,从古至今无数的医术记载癌病的诊疗,有丰富有效的治疗效果。癌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痰瘀酿毒而形成了有形的肿块。癌病的病理因素包括气滞、痰浊、血瘀、湿阻、毒聚等。作为中医人跟诊老师学习,传承创新中医,可以从体质辨识到舌苔及脉象四诊合参,透过现象看本质来寻找病因病机,从而做到对症下药进行辨证治疗。孙师治疗癌病的中药常用的有:夏枯草、皂角刺、天花粉、三菱、莪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全蝎、蜈蚣、龟板、鳖甲等。要充分发挥中医内服、外治优势,最大限度解决患者痛苦。

医者仁心 医人医心

就诊过程中,王逊教授接诊每一名患者,都会从医学关怀的角度,详细询问患者病情,追问病史,追踪既往用药等,会从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做细致了解,对疾病的预后做全面分析,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让患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治疗,该怎么服用中药,服药中有什么注意事项,服用药物后出现哪些副作用,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站在患者的角度替他们思考问题,才能切身体会他们的难处与痛点。让患者心理上消除了彷徨、无助、心酸感,身心更容易接受大夫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既对患者进行病理上的治疗,又对其进行心理上的治疗,所以一些平常方、寻常药,经老师之手一用,却如同点石成金,有桴鼓相应之妙。这也是我们年轻医生需要传承和学习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