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科普长廊

访谈:心理疏导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

         导读:病人知道所患疾病是恶性肿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所以,心理疏导在肿瘤患者的防治当中更显重要,心理护理在某种意义上有时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为此,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就“心理咨询与疏导在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这一主题进行了心理指导。

  提问:突然间检查发现,不幸罹患癌症,感觉天一下塌了,心理上的那道坎不知如何迈过?

  专家:很多患者刚被查出患了癌症以后,都会觉得无援、无助、无奈和孤独,仿佛看到了死亡线。认为“为什么是我?” “我从未想到会得这种病?”、“我的生活本来很美好,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了”。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是由于某一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人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是信念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面对突然检查发现不幸患了癌症这个事件,悲痛和伤心欲绝是对事件的反应结果,但是导致悲痛伤心的原因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我必须是健康的”“ 生活应该是公平的”“如果得了癌症,我的一切就都完了”“这样的生活真是糟糕透了”等绝对化要求、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对生活挫折反应过分强烈,导致自己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能接受或拒绝接受患了癌症这个客观事实。

  客观事件我们是无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主观信念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的。虽然我们无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尽量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例如:两个花匠去卖花盆,途中翻了车,花盆大半被打碎。一个花匠说:“完了,坏了这么多花盆,真倒霉。”另一个花匠说:“真幸运,还有这么多花盆没有打碎。可见,快乐和悲伤可以自己选择的。

      提问:这病还能治好吗?我是不是快要离开世上了?

      专家: 癌症死亡率高,治愈率低,这是目前人们的一个普遍共识。所以,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想过这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研究成果指出,50%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有2/3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避免死亡。国内外中晚期癌症患者康复的案例也不少见。最著名的一例是阿姆斯特朗,环法自行车大赛七连冠得主。在199610月参赛时被诊断出患了睾丸癌。癌变已经扩散到了身体内,治愈概率只有3%。但经过一年多的停赛休养,19982月康复,创造了环法自行车大赛七连冠的奇迹。 2003年,又连续五次夺冠。2004年,成为环法历史上首位连续六次夺冠的车手。2005年,第七次夺取七连冠,再次创造了环法历史上的奇迹。   

互联网上有一位癌症康复病人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虽然是个乐观坚强的人,但是,在查出患有卵巢癌晚期时,,还是忍不住泪如雨下。经历了最初的心理挣扎以后,我把自己归类到23%可以治愈的群体,手术和化疗以后,我积极地采取自救自助的办法,边调养,边工作、边生活,癌细胞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如果你总想万一我不在了、怎么办?那么,你不在的概率会逐日增高,这是一种负性的心理暗示。

提问:感觉自己是一个将要踏进鬼门关的人,思想上一直是阴暗,很容易被别人说的话和行为影响到,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专家:有人说得了癌症,就像是被判了死刑。情绪非常低落,思考力和判断力下降,确实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此时,心理咨询和疏导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澳洲“流行天后”凯莉·米洛是个“性感女神”,也是“癌症斗士”,康复后,她说:在我治疗的时候,有人对我说,‘当你忘记发生的一切时,你就会破茧重生了’。这是真的。我回来了,过着再充实不过的生活。有时候,我甚至觉得那场可怕的病已经离我很遥远了,这场病影响了我的生活,但它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人生考验。如果我们患了癌症,那么和癌细疱斗争就是我们必须经历的生活旅程。

      提问: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些不良反应,导致情绪、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易动怒和经常性失眠。

      专家: 癌症治疗的一般方案是医生通过手术把病灶组织切除,通过化疗把病毒杀死,在这个过程中,不良反应有时会使病人感到苦不堪言、痛不欲生。易怒和失眠是常有的。但动怒和失眠都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因为人发怒或缺乏睡眠时,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会发生急剧的广泛的变化。一位乳腺癌病人说:挺过手术和化疗这两个阶段,就是恢复手术和化疗的伤害,然后病就好了。今后如何就看自己了。也有医生说:癌症患者存活的关键是自己想不想活。所以说,保持愉悦、充实、轻松的心情有助于治疗和康复。这就是心理咨询和疏导在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提问:害怕去医院,不敢面对自己的病情。

      专家: 有些癌症患者由于过度的恐惧,不配合或拒绝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加重了病情的发展;有的甚至被肿瘤“吓死”。这就是心态不好的表现。所以说,心理状态是治疗效果好坏与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敢面对自己的病情。不能接受患上癌症的现实,采取回避或逃避的办法,都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只有勇敢地承认自己患病的事实,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才能让自己早日离开医院。

      提问:不想再连累自己的亲人,觉得自己是他们的包袱。

      专家:癌症患者拒绝治疗或轻生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病人查出患癌症后拒绝治疗,因为不想连累家里人白花钱看病,想让自己和家人都得到解脱。

      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没有人,什么都没有了。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和病魔做斗争,那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生命的敬重,我们没有权利放弃生命。生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尝试着换一种活法。要相信自己,相信医生,相信这个社会,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帮助自己的,可以通过媒体关注,亲朋帮助,家乡捐助等方式来改变困境。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不放弃、不抛弃,在有生的日子里快乐起来,珍惜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每一天。

      提问:其实在抗癌过程中我很想乐观的抗癌,可是我做不到,好累,很多时候不想再继续坚持下去。

专家: 抗癌过程的确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有些康复的癌症病人用浴火重生来形容自己的抗癌经历:经受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

       目前还有一种“带癌生存”的说法,很容易被癌症患者接纳。 “带癌生存”是指患者经过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性症状消失,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独立工作和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机体免疫保护功能大于肿瘤扩散能力,使癌细胞长期“静止”、“休眠”,患者处于临床治愈的准健康状态。“带癌生存”是癌症患者得以长期存活的出路,也是我们的科研主攻方向。最初是针对老年非手术的患者,临床表明,它适用于所有的癌症患者。因为即便是做了手术和化疗,癌细胞也不可能全部被消灭,即便是当时被全部消灭了,再生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如果我们接受“在肿瘤的陪伴下生活”的现实,我们抗癌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反而让我们更容易坚持、更容易获得好的抗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