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科普长廊

防蚊灭蚊 预防登革热

    据9月26日广东省登革热疫情通报,9月25日,全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确诊病例899例。截至2014年9月26日零时,今年广东省共有19个地级以上市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9161例,累计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14倍,达1437.08%。根据风险评估及近几年疫情数据分析预测,9到11月是登革热发病高峰期,10月发病人数最多。那么,淄博有没有确诊病例,市民又该注意些什么?记者采访了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专家、感染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刚。

    李刚主任介绍,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淄博市目前尚未发现确诊病例。这种传染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一是发热,这种传染病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二是出现皮疹,一般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三是有出血现象,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四是淋巴结肿大,患者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有的患者可有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重型登革热在病程第3~5日,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重型登革热常因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引起死亡。

    据李刚主任介绍,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本病通常预后良好,重型病例约占10%,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有四类人易得重症:第一类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第二类是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的人;第三类是孕妇、婴幼儿或老人;第四类是二次感染患者。

    市民又该如何预防呢?李刚主任指出,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市民首先要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来切断传播途径。其次要提高人群抗病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专家提醒市民,应避免到疫区旅游、出差、探亲,以免感染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