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全国肿瘤宣传防治周】吃肉与防癌




  1.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还是每天都想吃些肉,吃哪种肉较安全?

  营养学家建议多吃些白肉,少吃红肉;多吃新鲜肉,少吃加工肉。

  这里所说的红肉是外观红色的肉,如牛肉、羊肉和猪肉(包括含肥肉部分的猪五花肉或猪肥肉等);而“白肉”就是白色的肉,如鱼肉、禽肉等。由腌、熏、晒、烤或添加化学防腐剂等方式加工制成的肉制品被称为加工肉,包括火腿、熏肉、腊肉、香肠、热狗等。

  无论进食什么肉类,都应“适量而止”,不宜多食。这不仅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意义,还可以预防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进食红肉应少于500g,平均每天食用白肉50克~100克(每周吃白肉2次~4次),以补充充足的动物蛋白。


  2. “红肉”怎么能致癌呢?

  这些年生活改善,有的人营养“过剩”。西方人前些年多见的所谓“富人癌”,如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其中“红肉罪责难逃”。

  红肉普遍含有较高的脂肪、胆固醇,人体在消化这些食物时,产生大量胆酸和胆固醇代谢产物,使肠腔内厌氧菌增多,这些因素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有强烈刺激。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刺激,大肠黏膜上的腺瘤就会发生癌变,形成大肠癌。

  长期高脂肪饮食还可以改变机体的内分泌环境,人体会变肥胖。此外,本来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含量很低,但肥胖老人的脂肪组织内有一种酶,可以提高人体内雌激素的含量,从而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一定程度增加了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3. 人老了,爱吃肉的习惯改也难,有什么变通的办法吗?

  确实,对于偏好红肉的人来讲,也不要太难为自己。毕竟癌的发生是个较低概率的事件,我们只是劝您逐步减少红肉的摄入量,适当增加鱼肉等“白肉”摄入,渐渐改变口味。此外,多吃高纤维类的蔬菜,加大含钾高的果胶类水果诸如香蕉、苹果等的摄入比例,都有利于抑制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停留和形成,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又能加速肠的运动,短致癌物在肠道存留时间,减少致癌物对肠壁的损害,同时有利于减肥。




专家简介



王素玲

肿瘤五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擅长精确放疗,如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 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乳腺癌、各种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胃癌、肝癌、直肠癌等肿瘤的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及各种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注重中医辩证施治、四诊合参,与手术、放疗、化疗有机结合,注重调理脾胃,注重中医药的综合治疗,逐步形成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辩证观,强调“内治外治相结合”的中医“杂合以治”观,在肿瘤的临床防治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山东省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参与省部级科研一项,科研成果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承担淄博市科委科研课题一项。参与淄博市科委科研课题2项。近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咨询电话:1305333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