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

  


  癌症对一般人来说,大都认为它是绝症而感到恐惧。其实癌症并非绝症,不但可以治疗,而且可以预防。今年的肿瘤宣传周的口号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标题是“适量运动、科学减肥;戒烟限酒、健康养生;规律作息、快乐生活;均衡膳食,防癌入口”。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六科副主任医师王方寒就从几方面谈谈科学防癌,请大家改变谈癌色变的观念。

   如何延迟甚至是防止癌症的发生?科学防癌首先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维生素A、维生素C、纤维素是癌症预防中最好的东西。此外就是要少吃红肉(猪、牛、羊肉)、适当吃红白相间(鸡鸭肉),多吃白肉(鱼肉),少吃脂肪性、油脂含量高的东西,如油炸类的食物。腌制食品也要减少食用。另外要戒烟,因为大约有30%的癌症因为吸烟而发生,特别是肺的鳞癌。但我国近年吸烟人数有所下降,可肺癌发病率仍然逐年上升,一定程度上也与空气污染有关。我国专家指出,雾霾对人体呼吸系统、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威胁,特别是会导致肺癌。美国对18万人观察了26年,发现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患病率就增加15%到27%。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普通医用口罩只可以预防PM10,真正能预防PM2.5的是N95口罩,而戴上这种口罩可能会呼吸有点闷,长期戴不太合适。只得在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锻炼,尤其晨练;外出归来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用清水冲洗鼻腔,雾霾严重时尽量减少开窗通风。

   同时要注意适量运动、科学减肥。一项研究指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人群,与正常体重相比女性患癌风险增加55%,男性增加33%,且肥胖者易患结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血糖,抑制癌细胞生长。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是一个很好的防癌方式。此外在快速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也是防癌的重要因素。心态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对人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应激反应发生时尤为明显,既可以成为抵御疾病的敢死队,也可以成为诱发疾病的催化剂。沉闷忧郁、心胸狭窄、多愁善感、疑神疑鬼、悲观厌世、嫉火旺盛、暴躁易怒、爱生闷气,就容易为癌症所侵袭。相反,性情开朗、心胸开阔、坦荡豁达、息事宁人、乐观幽默、感情外露的人,就很少得癌症。  

   如果我们感觉身体不适,就要尽快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坦然的面对身体不适,这本身就是癌症预防的有效手段。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去医院检查呢?中国医学科学院根据我国的情况,提出下列十大症状,作为引起人们对癌症肿瘤注意的警钟:

   1. 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的肿块,尤其是短期迅速增大的。 

   2. 身体任何部位,如舌头、颊粘膜、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反复发生的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者。

   3.中年以上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俗称白带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6.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者。

   7.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8.鼻塞、鼻衄、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

   9.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原有的毛发脱落。

   10.无痛性血尿。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不是癌症的特征表现,不要把它看做癌症确诊的依据,惶恐万状,惴惴不安,但也绝对不能忽视,掉以轻心,往往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凡出现以上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最好是到肿瘤专科医院检查,有则早治,无则早防。

   癌症不是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防治癌症的方法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如调强适形放疗、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都是癌症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所以现在应该说,癌症是可防可治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证明: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70%--80%以上的肿瘤由环境引起的,科学防癌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希望大家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调整膳食结构,科学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科学防癌,远离癌症,让生活更美好。


专家简介:


王方寒

肿瘤六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专业

从事肿瘤临床工作二十年,一直工作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业一线,积累了深厚的业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主要研究方向:以肿瘤精确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擅长运用肿瘤多学科治疗模式和个体化治疗手段制定化疗方案及放射治疗计划。开展肿瘤精确放疗技术,包括鼻咽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等各部位肿瘤的适形调强放疗,开展包括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胃肠道肿瘤等各部位肿瘤的非手术综合治疗,如放化疗同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等,提高了疗效,减轻了治疗副作用;开展癌痛的规范化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曾先后至复旦大学附属上海肿瘤医院和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并参加肿瘤放疗技术研究生学习班。先后在国家级肿瘤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开展科研工作十多项,其中山东省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二项,2010年课题《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的疗效观察》获淄博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2013年课题《淄博市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相关因素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已在市科技局立项,正在做出科研结论。2016年《调强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阳性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获得淄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山东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山东省医学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癌痛学院和协作组成员,山东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淄博市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