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媒体报道】(村里来了第一村医)内科医生的全科梦

  今年35岁的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医生袁芳,已经有11年的从业经历,她的职业生涯都是在诊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度过的。淄博市第一村医选派工作启动后,第四人民医院有十多名医生报名,袁芳从中脱颖而出,被派驻到周村区南郊镇常旺村担任村医。小村子来了大医院的医生,袁芳很受村民欢迎。记者来到常旺村,记录这位第一村医的日常工作。


  上午9:00,记者来到了常旺村,村子不大,大部分房屋都很破旧,少数二层小楼犹如鹤立鸡群。在两名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才找到藏在一条小街上的村卫生室,这里有个古旧的铁门,院子里长满了杂乱的植物,从外面看很容易当成是破庙,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走进院子,不知道什么年代修建的屋顶上铺着瓦,铝合金房门漏了道缝,看起来不太严实,只有外墙上挂着的甲级村卫生室的牌子向人们昭示这里是看病的地方。


  为了减少开支,整个卫生室除了给病人打针的观察室里有个小炉子,其他的房间没有取暖设备。虽然房子从外面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内部分工明确,医生办公室、观察室、药房和档案室,观察室里还有一间用玻璃隔开的屋子,里面区分了消毒区和污染区。村医韩医生告诉记者,村卫生室是达标的卫生室,所以各种功能比较全,而达标则是十年前的事。

  这两天天气寒冷,感冒的人很多,但在卫生室里只有一个人在躺着打吊瓶,完全见不到有些村卫生室里挤满病号的场景。


  常旺村户口上有580多人,但年轻人都出去买楼房或者打工,村里常住的只有三分之一,基本上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村卫生室现在用的房子原先是村里的小学,孩子们都到城里上学了,空出来就改做了卫生室。常旺村小,几百米外的石佛村更小,户口上只有400人,常住的少之又少,干脆没有卫生室,所以常旺村卫生室负责两个村的卫生工作,看病打针、签约建档、普及健康知识,琐碎的事情不少。

  来常旺村之前,袁芳满以为自己能一展所长,进而承担全科医生的角色。让她没想到的是,由于该村村民很少,加上大家手头都不宽裕,很多人就是来看个头疼感冒,拿几盒药回去吃,看病这方面的事情并不多。对此,干了多年村医的韩医生深有感触,在村里见的病例少,技术水平不容易提升,有些不常见的病在他们这里看容易耽误了。

  据了解,村里老人多,慢性病多,有23人患有高血压,13人患有糖尿病,还有些村民患冠心病等慢性病。

刚来村里时,在村委的帮助下,袁芳逐户上门走访慢性病人和贫困户,了解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及平时的用药情况并指导用药。同时,还为群众发放健康知识手册、预防保健宣传材料,普及健康常识,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患重病的群众,上门了解病情、送医送药,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服务,真正把群众的健康需求送到家。

  家里来了大医院的医生,老人们都非常重视,虽然行动不太方便,但都把袁芳送到门外,每一户都是这样。见惯了城里人的送客方式,袁芳对村民的热情和纯朴非常感动,总觉得自己上门只是量血压测血糖,受到这样的礼遇实在有愧。

  作为第一村医来到常旺村已经两周有余,虽然天气很冷,但领导们的关心和支持、村民的淳朴与信任,让袁芳在乡村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坐诊走访之余,袁芳还参与了南郊镇卫生院在大集上举办的第一村医赶集送健康活动。在活动现场,袁芳为每一位前来咨询就诊群众量血压、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同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材料和常见疾病预防保健材料,指导他们疾病预防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当天,她和另外两位第一村医测血糖30余人次,量血压5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近百份。

  下一步,袁芳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工作,实实在在地为村民的健康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