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感染者约7000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是慢性肝炎疾病进展三部曲,乙肝患者是肝癌发生的高风险人群,乙肝临床治愈是预防肝癌发生的前提。
什么是慢乙肝临床治愈?
临床治愈(亦称功能性治愈)的定义是:
①停用抗病毒药物后乙肝表面抗原(伴或不伴乙肝表面抗体阳转)阴性
②乙肝病毒DNA持续检测不到
③转氨酶持续正常
④肝组织学明显改善。
那如何达到乙肝临床治愈?
口服核苷类药物和长效干扰素的联合或者序贯治疗是目前比较可行的选择。长效干扰素除了可以直接抗乙肝病毒,还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长效干扰素停药后,它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持久维持,而且长效干扰素对防治肝硬化发展和预防肝癌的发生效果更好。而口服核苷类药物可以快速降低人体内乙肝病毒水平,因此它们两个药物的联合或序贯治疗可以发挥这两类药物各自的优点,使得部分患者达到乙肝临床治愈。
哪些慢乙肝患者适合追求临床治愈?
1、相对年轻,女性,高酶,低病毒,低表达,不愿承受无限期用药,有追求治愈要求的患者。
2、核苷经治患者,表面抗原定量降到3000PEIU以下,特别是1500PEIU以下的优势患者。
3、中年慢乙肝患者,纤维化,甚至出现硬化结节的,有防肝硬化,防癌变需求的,这部分患者即使长期坚持口服核苷类药物,也还是有一部分患者会向肝癌发展,而这部分患者即使用干扰素后不能获得临床治愈,也会大大降低他们肝硬化,特别是肝癌发生的风险。
4、有肝硬化,肝癌高危家族史的慢乙肝患者(这些患者的父母、叔伯或者兄弟等有人因为肝硬化,肝癌去世的),这部分病人将来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风险比一般的慢乙肝患者要高,所以更要积极的治疗干预。
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四科在高庆娥主任的带领下从预防入手,关口前移,联合免疫加乙肝母婴阻断为目的的抗病毒治疗,实现了乙肝母婴零传播的目标。但减增量的同时,对现已感染乙肝的患者(存量)来说,谈肝色变的阴影一直萦绕在患友心间,如何针对此类患者实现乙肝临床治愈,也是每一个感染科医师努力的方向。高主任在开展乙肝临床治愈的进程中,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时机,注重“个体化、精准治疗”原则,及时调整、优化,给予最佳的治疗方案,截止目前约有几十余例慢乙肝患者实现了临床治愈。整个治疗过程中,有丰富的临床治愈经验的医生全程指导,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都在可控范围内。
我院目前已加入中国肝炎基金会牵头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项目)工程项目,部分患者实现乙肝临床治愈成为可能,将来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极大改善。
患友们若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积极、认真、坚持抗病毒治疗。对于已经进展到早期肝硬化或有肝癌家族史的口服抗乙肝病毒患者,尽早启动干扰素治疗,有助于预防肝癌,乙肝临床治愈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