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叙事护理】叙事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张婕  主管护师 

手术麻醉科


  护理部组织学习《叙事护理》已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书中的许多实例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感悟,我也尝试着运用叙事护理的精神和理念去工作。

  他叫丁丁(化名),是一名6岁的男孩,手术交接时,男孩很配合地回答着巡回护士的问话。他有着超出年龄的乖巧,我们也因孩子的配合松了一口气。孩子妈妈悄悄告诉护士,孩子已经做了三次手术了。当男孩躺在手术床上,麻醉医生给他系上血压袖带时,他却歇斯底里地哭叫了起来。原以为他有过手术经历,见过手术间的环境,所以刚刚才配合交接,可他毕竟是个孩子,刚才“强大”的心理防线在躺上手术床后瞬间瓦解。大家都安慰他:“丁丁,别紧张,别害怕,没事的”,孩子却听不进去,哭声不减。


  这时我想到了叙事护理第25节外化技术中讲到的故事,于是我握着男孩的手,“丁丁是个勇敢的小伙子,先不哭,你看我手里没有针,我不给你打针,不要怕。病房阿姨已经给你打上留置针了,所以我们不是说好了不再打针了吗。”

  男孩哭着瞄了我一眼,我接着说道:“是吧,阿姨没骗你,我手里没有针,我会一直在这儿陪着你。你刚刚在门口的时候表现得很勇敢,你能告诉我现在为什么哭吗?是什么让你害怕了?”

  男孩扭动着绑着血压袖带的那只胳膊,我摁着袖带问他:“是不是这个东西让你害怕了?”他哭着点点头。我说:“好孩子,不怕。你先别哭,睁开眼看一下,这个东西的名字叫血压袖带,它的任务是给你测血压,只会让你的胳膊紧一下,不会疼的,一会儿就好啦,是不是?”

  男孩看了一眼袖带,不再烦躁抵抗。我指着监护仪说:“丁丁,你看这台小小的电视,是不是和你家的不太一样啊,刚刚血压袖带测的血压就显示在这上面,你看见那两个大数字了吗?”小男孩抽噎着点点头,开始对我产生信任。我握着他的手接着说:“你现在不哭了,我让阿姨(麻醉医生)奖励你三个小贴画(电极片)。你知道为什么奖励三个吗?一个代表棒,两个代表非常棒,三个代表超级棒呦!阿姨特别喜欢你。”接着,麻醉医生顺利给他贴上三个电极片,他已经停止了哭泣。顺势,我又奖励他一个大戒指,告诉他:这叫血氧探头,可以保护你的,测的数字也会在电视上显示。

  就在沟通的过程中,麻醉医生顺利地给他静滴了药物,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小手软软地放在我的手心里。

  后记:如果没有叙事护理,我想我只会说别紧张,别害怕。回顾整个沟通过程,我给了他暗示,强化他是一个勇敢的男子汉;我换位思考,尝试体谅,告诉他我不会给他打针,不会给他造成威胁,取得他的信任;运用外化的命名技巧来消除他的恐惧。

  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需要积极的态度,还要有足够的能力与技巧去实践,这种能力源自于不断地学习提升。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完善叙事护理技巧,积极运用叙事护理模式,疗愈患者,遇见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