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医院动态

思愿心理科故事“他与她”篇:让爱成为最好的陪伴

  我在心理科工作中写过十多篇“他和她”的故事,都不及今天感受到“她”那份25年时光里在家里无微不至照顾“他”爱的厚重,爱的自然与踏实。

  她,是我们今天走访服务的第二户家庭。我们走进她的家门时,她微笑着早早站在家门口,主动和我们每一个人一一握手。

  初进家门来到客厅,我们感受到一种温情舒适的家庭氛围。绿植,通透的窗光,干净居家环境,墙上挂着大家庭合影,空气中没有一丝家里有病人的痕迹。


  我们来到有阳台的卧室,看到他躺在床上。侧卧着,头部和眼睛一直朝着我们这边方向,脸上虽然没有一丝表情变化,眼神却干净清澈,气色温和。

  她微笑着告诉我们,老伴1995年患了脑梗,左侧肢体肌肉僵硬,25年来一直卧床,不会说话,偶尔喊他的名字,眼睛会多眨几次,感觉他想说话呼应她。每天她都像喂辅食孩子一样给他喂饭,她微笑说着他时感觉就像说家里的一个孩子,他一直都是她在照顾着。她说家里孩子都很孝顺,各自都有工作家庭,照顾他的一切她都亲自去做,她说自己身体一直很健康很硬朗,没有任何慢性病,年龄不大才85岁。听到她说自己年龄时,我们当时都不敢相信,岁月和生活的磨难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就像他和她的家,温馨得感觉不到还有病人的存在,好像他一直以这种不语的“健康方式”陪在她身边。

  他,身上没有任何皮肤受损和发红的地方,我给他左手臂量血压时,他表情很平静,左手指弯曲握攥着一张干净的柔肤纸巾,他的每个指甲都很干净,手部皮肤也很温润。他的血压血糖都正常,她说每天常规给他吃一片降压药,家里孩子隔几天回家来时,就给他量量血压。

  我们一行五人带着各种感慨和触动,走出他和她的家。不约而同同频感慨他身边有这么一个“她”这样的爱人,可以这样的爱着他照顾着他。

  回到服务站后,我们继续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提供健康指导。过了很长时间,我发现一位带着赫本般公主优雅帽子的老太太,仔细一看竟然是她。她带上了眼镜,穿着一件浅咖色的外衣,还是微笑着,再一次表达感谢,然后说自己也想量量血压,看到我这边心理咨询的桌牌,她坐了下来。

她说,她孙女也是学心理学的,问我毕业工作几年了。

  “18年,快20年了。”

  她惊讶的再一次看着我,问我多大了,还以为我刚毕业工作呢。

  “我都40了,带着口罩您看不出来。”

  她笑着说:“你一点都不像。”

  “您85岁,我觉得更不像,您看起来最多65岁。”

  她优雅地微笑着,量完血压血糖,指标一切正常。


  我再抬起头目光跟随她时,她在不远处竟然双膝跪地,双手叠加,跟着骨科季绍振主任在模拟人前学心肺复苏急救术。她说自己多学点抢救知识是有好处的。

  她完全刷新和改观了我对85岁老年人的常规印象,85岁照顾老伴25年的她,可以很好的照顾着自己,优雅得生活。她的微笑让我想起我的奶奶,愿时光温柔以待,我们可以主动选择优雅自然的面对生活,哪怕是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