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A系统 | 资料库                                                                   
科普长廊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 | 麻疹篇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见。麻疹病毒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流行病学

麻疹潜伏期为6-21天,平均为10天。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人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主要在6月龄-5岁儿童间流行,成人偶有发病,常见喉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图片


中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大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人口流动、免疫力降低等原因,小规模暴发时有发生,麻疹逐渐表现出新流行特点:①发病年龄后移,多见于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②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③ 高发季节后移至3-5月份。④少数人患第二次麻疹,多见于发生第一次麻疹后的两年内。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前驱期:发热到出疹为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主要为上呼吸道炎症及眼结膜炎所致的卡他症状,90%以上病人口腔出现特征性的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出现皮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最后到达手掌与足底,体温可达40℃。

图片


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按出疹顺序消退,体温下降,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此外由于感染者年龄、免疫状态、病毒毒力等不同可出现轻型麻疹、中毒性麻疹、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等多种非典型麻疹。

预防

管理传染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切断传播途径:阳光下暴晒病人衣物,房间开窗通风;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拥挤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做好健康宣传工作,加强公共场所消毒措施。

图片


保护易感染人群:①主动免疫,及时全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最重要的防控措施。虽然5%-15%儿童接种后出现发热、不适、无力等一般反应,少数发热后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②被动免疫,接触麻疹病人后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否则仅能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可维持8周。

图片


目前我国免疫规划用含麻疹成分疫苗为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MMR):
免疫程序:8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
其他事项:
①满8月龄和18月龄儿童应尽早接种MMR疫苗,如需接种MMR在内的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接种时,应优先接种MMR疫苗。
②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MMR,接种MMR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③当针对麻疹疫情开展应急接种时,可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考虑对疫情波及范围的6-7月龄儿童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但不计入常规免疫剂次。
④如需补种两剂MMR,接种间隔≥28天。

供稿:免疫预防所